期刊简介
本刊是由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,由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杂志,以中西医结合为主,以临床为主,面向临床、面向基层。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

- 杂志名称: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
- 主管单位:浙江省卫生厅
- 主办单位: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
- 国际刊号:1005-4561
- 国内刊号:33-1177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
埃博拉出血热的中医病因刍议
胡慧良
关键词:埃博拉出血热, 中医病因, 瘀毒, 寒毒, 热毒, 湿毒, 正虚
摘要:埃博拉出血热(ebola hemorrhagic fever,EHF)是由埃博拉病毒(ebola virus,EBV)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,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、呕吐、腹泻、出血和多脏器损害,病死率高,在1976年—2012年的19次疫情中,共有2403人感染,其中死亡1594人,平均死亡率高达66.3%[1],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%[2]。针对埃博拉病毒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[3]。中医虽然对埃博拉出血热没有治疗经验可谈,但曾多次参与“流行性出血热”疫情的控制与治疗,并取得较好疗效。中医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囿,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,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(临床表现)来把握病因--辨证求因、审因论治。因此,本文尝试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,并兼顾运气、环境、气候等资料,刍议埃博拉出血热的中医病因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