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  本刊是由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,由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杂志,以中西医结合为主,以临床为主,面向临床、面向基层。
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浙江省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

出版部门: 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5-4561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3-1177/R

邮发代号: 32-112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1991

出版地区 浙江

出版地区 浙江

订购价格 196.00

杂志荣誉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浙江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
  • 国际刊号:1005-4561
  • 国内刊号:33-1177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
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
  • 清肝利胆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

    我院对30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病人予以清肝利胆胶囊治疗,并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观察,取得良好疗效,现报道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甘军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闭合性肾损伤257例诊治分析

    肾损伤在腹部外伤中的发生率为8%~10%,大部分为闭合性损伤.我院自1995年1月~2004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257例,报道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俞同炳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硬膜外封闭加正骨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

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(以下简称腰突症)是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,也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.我院采用硬膜外封闭加正骨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5例,随访220例,效果满意,现报道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周爱君;顾勇伟;周文洁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93例临床分析

    我院从1998年1月~2003年1月共收治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93例.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刘福文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

  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起病缓慢,起病初期易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,病死率高,治疗难度大,预后差.我科于2000年~2004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30例,分析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邱美华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焦虑症

    大量研究表明,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(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).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,现报道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谢华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培菲康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

   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,无特效疗法.我院用培菲康散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30例疗效满意,现报道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黄红宇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房性心律失常

    目的: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伴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.方法:将62例COPD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1例,对照组21例,两组均予抗感染、止咳化痰、平喘治疗.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,疗程4周.治疗前后检查动态心电图、血气分析、肺功能及血液流变指标.结果:稳心颗粒对改善COPD伴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(P......

    作者:冷报浪;黄美健;梁斌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还原型谷胱甘肽合复方丹参针治疗酒精性肝病

    目的: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.方法:选择酒精性肝病住院及门诊患者82例,随机分治疗和对照两组,各41例.两组均常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、维生素类及氨基酸等药物治疗,并严格禁酒.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,疗程1个月,观察患者症状改善,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变化情况.结果:治疗组总有效率97.6%,对照组63.4%,两组比较,P......

    作者:尚惺杰;朱安善;陈光兰;汪望月;黎红光 刊期: 2006- 04

  • 胰岛素增敏剂的应用及展望

    全世界糖尿病的人数目前已增加至l亿,成为继心脑血管、癌症之后的人类第二大疾病.研究发现,胰岛素抵抗(insulinresistance,IR)是Ⅱ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.其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环节障碍所致.所以,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,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,开发胰岛素增敏剂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.胰岛素增敏剂与传统的磺酰脲类、双胍类等药物作用不同,可针对胰岛素抵抗.通过增加胰岛素刺激......

    作者:许筱;赵蕊 刊期: 2006- 04